【編者按】5月18日-21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3設計藝術博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作為三年疫情后學校首次面向社會匯報教學成果的一次盛事,本次展覽聲勢浩大、精品迭出,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山東工藝美院報》編輯部對本次展覽中各教學單位的聯合策展人進行了深入訪談。
一,據悉,2023年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博覽會實行策展人制度,請問您作為本學院展覽的聯合策展人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人文藝術學院聯合策展人、院長徐磊:顧名思義,策展人的工作內容是策劃展覽。但是在2023屆畢業創作為主的設計藝術博覽會語境中,院長作為聯合策展人發揮以下幾個作用:第一,作為一名教育者和統籌者。此次展覽,我院集中展示了2023屆藝術品鑒定與修復、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畢業成果。策展人需要全程參與教育教學、展覽概念定位、空間平面設計、展覽布置等多個環節。第二,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策展人需要具有敏感的策展意識,做好展覽和觀眾的“翻譯者”。本次畢業展藝術品鑒定與修復專業以“材美工巧”為主題,分為4個單元展示,分別是古籍修復、書畫裝裱、陶瓷修復、青銅器修復。文化(設計)產業管理專業以“圍繞社會需求,突出能力培養,貼近項目實戰,推廣合作成果”為宗旨。兩個專業的展覽定位明確,希望為觀眾獻上一場有審美標準的文化大餐。第三,作為一名思考者和研究者。將畢業展覽及教學成果作為研究和觀察對象,發揮一個策展人聯動教育教學研究與藝術策展研究的特點。
應用設計學院聯合策展人、副院長薛坤:作為聯合策展人,我認為自身在本次展覽中最重要的作用,體現在對應用設計學院展區整體理念以及具體展示形式的設計上。本次展覽,我們以“可持續”理念為宗旨,以“學以致用”為主題,緊密結合應用設計學院的特色和4個本科專業特色,圍繞“用”字進行構思和創意。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結合現代工藝和材料來表現,從而形成了最終展示方案。學院展區最富視覺沖擊力的木構架結構,造型的靈感來源于傳統木作,但搭建結構上采用的是便于拆裝的螺栓連接,可避免浪費,以便多次利用。同時,展架所有的螺栓孔位和部件尺寸也都結合木工桌的特點精心設計,以便后期對其進行再次改造、創造更大的可持續利用可能。同時,所有展臺由學院報廢的課桌改造而成,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我們“學以致用”的主題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聯合策展人、副院長鄒淵:作為2023屆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畢業展的聯合策展人,統籌調度各專業負責人和學院師生一起集思廣益、研究討論,提出了“融合創新,藝見‘青’心”的展覽主題,體現了青島基地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作為扎根于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基地,基地各學院師生在三年的時間里創作了許多基于這片土壤下的藝術作品,開展了校城融合、校企融合的共建之路。確定主題之后,基地師生以此作為展覽策劃的中心概念進行構思,精心創作,呈現出許多優秀的、適合展覽主題的影像作品和設計作品。通過指導教師的評審和篩選,在確保展覽中的作品質量和多樣性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學院的教學成果和創意。策展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展覽的整體氛圍和觀展體驗,結合各專業的呈現特征,確定了展覽的布局、展示的形式和視覺設計等要素。作為產教融合項目的落地單位,青島基地在校企合作的課程共建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成果,在畢業展覽過程中邀請了各位政府部門、企業等合作單位的代表人士,在參觀成果展出之余,一同參與產教融合教學實踐研討會,對之前的合作共建進行總結回顧,為今后的融合之路探索更為科學的方式方法。
二,相比較往屆畢業生,請問您對2023屆畢業生的評價是怎樣的?
人文藝術學院聯合策展人、院長徐磊:相較往屆畢業生,人文藝術學院本屆畢業生突破以往普遍關注的學術問題,畢業論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視野較為多元化,體現了這個年齡段學生具有普遍當下性和前瞻性意識,對新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能力相對靈活。本屆學生整體學風良好,可塑性強,進行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充滿文化熱情和人文情懷,讀研和就業意愿強烈,多名學生考入國家重點高校繼續深造,體現了四年本科素質教育基本符合我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較往年來說進步非常大,畢業展覽課題以“圍繞社會需求,突出能力培養,貼近項目實戰,推廣合作成果”為宗旨,將畢業設計與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對接。
應用設計學院聯合策展人、副院長薛坤:2023屆畢業生和以往畢業生有很多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2023屆畢業生更加注重跨學科的合作和創新,他們能夠與其他領域的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利用不同的視角和方法解決復雜的設計問題。二是2023屆畢業生更加適應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他們能夠運用先進的技術和工具,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來提高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夠關注技術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和責任。三是2023屆畢業生更加關注用戶和社會的需求和價值,他們能夠深入了解用戶的情感、行為、動機和期望,創造出符合用戶需求和喜好的設計方案,同時也能夠考慮設計對社會、環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和貢獻。
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聯合策展人、副院長鄒淵:今年是青島基地招收的第一批學生迎來畢業的日子,畢業生們所展現出的創意和成果無疑是優秀的。學生們在內容設計和藝術呈現方面展現了出色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對專業知識的內化,創作出了動畫、非遺短片、品牌全案策劃、船舶設計、妝扮設計等等形式多樣且較為成熟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學生們的專業素養,也展示出對藝術和設計的獨特理解和個人風格。這一屆的畢業生在校期間扎實學習,他們青春洋溢,對知識充滿渴望,有著獨立思考和設計創作的能力。在校的三年時間里,老師們親身見證了大家的成長,學生們的每一次進步都令人喜悅。在未來的道路上,希望同學們能夠繼續朝著自己選擇的道路邁進,為人民而設計,繼續勇往直前。
三,對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您對2023屆畢業生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什么建議?
人文藝術學院聯合策展人、院長徐磊:從最初的畢業創作到畢業展示再到找工作,走向社會的步伐越來越近,畢業之后,同學們也將要面臨身份的轉換。迅速發展的藝術市場和藝術管理行業的社會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專業化,需要具有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基礎人才。當下的藝術品鑒定、投資、拍賣行業缺少能夠對藝術品市場及文化價值進行準確定位的專門人才。藝術品鑒定與修復專業依托學校藝術理論見長的學科優勢、多樣化的實驗設備、實習場所及山東省文博大省的獨特條件,以“應用理論”型人才為培養目標,致力于培養深諳藝術理論、具備實踐技能的專門人才。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與訓練,學生可以在文博單位、藝術品經營實體、出版業及相關行政部門謀求發展。
應用設計學院聯合策展人、副院長薛坤:我建議畢業生在選擇職業道路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優勢是最大的資本。選擇自己感興趣并且有優勢的職業,可以讓工作變得更有樂趣和動力,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要認識自己的不足和改進空間,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其次,還要了解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市場是職業發展的舞臺,需求是職業生存的基礎,趨勢是職業前景的指南。選擇市場需求大并且有發展潛力的職業,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也可以為個人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也要關注市場的變化和挑戰,靈活適應和積極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后,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理想是職業發展的動力,信念是職業生涯的支柱。選擇符合自己理想并且有信念的職業,可以讓工作變得更有意義和價值,也可以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不放棄自己的尊嚴和夢想。
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聯合策展人、副院長鄒淵:臨別之際,寄予所有畢業生美好的祝愿及囑托:希望同學們堅持學習,勇于創新創業。特別是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只有堅持學習、及時充電,才能保持活力,跟進時代發展。同時,要帶著對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理解與關切,設計創作出有影響力的好產品、好作品。只有不斷探索實踐,在社會的進步發展中發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希望同學們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
四,請問您所在教學單位的師生在本次設計藝術博覽會中,是如何將畢業設計主動對接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的?
人文藝術學院聯合策展人、院長徐磊:在我省明確提出著力推動“山東手造”全面起勢的背景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中的“手造新生——鳳王祥錫雕品牌運營模式”研究,團隊以鳳王祥錫雕的創新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產品的設計創新,驅動“愚匠”品牌的孵化,打造錫雕產業現代發展的產業鏈條,以期為傳統工藝的當代轉換發展提供實踐案例和理論注腳。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聚焦景區依托型鄉村文旅設計。槐鄉泉村——石泉村設計振興計劃項目,以雪野景區周邊石泉村為設計對象,通過文旅設計賦能促進石泉煥新發展。項目圍繞文旅設計進行了充分調研工作,分析雪野——石泉景區村落聯動契機、石泉文旅發展資源及現況等。以村內民宿開發為核心,設計呈現石泉“槐鄉泉村”特色空間,首創物質關懷型石泉文旅生態。
應用設計學院聯合策展人、副院長薛坤:正如本屆設計藝術博覽會應用設計學院展區主題“學以致用”,學院師生在本屆畢業設計過程中力求“實用”與“實踐”,主動對接國家、省、市重大戰略,堅持以山東省黃河流域民俗文化應用、“山東手造”助力黃河文化發展、大運河文化資源業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題為核心進行設計創作。家具設計專業畢設作品,主要特色體現在可持續材料、適老關懷、產教融合上。如部分作品選用黃河流域本土白蠟桿材料制作而成,白蠟桿耐寒、耐旱、耐澇、速生,且具備良好的柔韌性,以前一直作為民間農具、武術器械桿件使用,經濟價值未得到充分發揮。學院師生在充分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創意與設計將其轉化為家具產品,讓這種本土民間材料獲得了新生,增加了白蠟桿的經濟價值,對服務于地方經濟產業作出了切實貢獻。學院與奧地利BLUM公司及愉悅家紡深度合作,開發了系列戶外產品與功能家具;旅游產品設計畢設作品立足黃河流域和省內文旅資源開展畢業設計創作,重視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關注畢業設計與市場需求的聯接;印刷設計和妝扮設計畢設作品則是以發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亮點,弘揚文化自信。
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聯合策展人、副院長鄒淵:青島基地學生將畢業設計項目與“山東手造”相結合,在學校、西海岸文化和旅游局、非遺單位三方的配合下,電影產業學院學生分為8個小組共42位畢業生歷時2個月的前期調研、采風記錄、拍攝創作與后期制作,完成8部制作精良、極具特色、富有美感的專題片,主題包含青島螺鈿技藝、泊里紅席、麥草畫、瑯琊瓷、膠州剪紙、瑯琊釀酒技藝、茂腔藝術、膠南年畫,以多樣視角、年輕洞察與潛心制作呈現了地方非遺文化圖景。在項目籌備期與執行期,我校與政府部門及相關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得以在實踐中深度理解非遺文化傳承精神。此外,時裝與表演學院依托青島和力傳媒集團、青島啤酒博物館、東方時尚中心、紡織谷等十幾個產業平臺。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深化、創新產教融合培養模式,與企業共同開展時尚傳播實踐項目、品牌全案策劃等產教融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系統地了解理論知識到實戰演練過程、更好地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適應當代社會體系下的設計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