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5858s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母校 > 正文

聚焦母校

潘魯生|創新與實踐: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

發布時間:2023-04-18    點擊量:    來源:

一所大學的辦學定位關系到學校的方向選擇、角色定位和辦學特色,是學校制訂發展規劃、方針政策,擬定各項制度的理論依據,也是學校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保證。大學的類型一般包括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近5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認真探索與總結,特別是經過2007年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之后,創造性地將自身定位為實踐教學型高等設計藝術院校,將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藝術創新和技術能力的創新型應用設計人才作為目標,這是在科學分析設計學科性質和自身的辦學條件與優勢的基礎上,根據經濟和文化建設對設計藝術人才的需求做出的正確判斷與選擇。

筆者從國家轉型期大學的辦學定位視角出發,以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對接為切入點,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平臺搭建、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多元探索等方面,梳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實踐教學的發展之路,為探索設計教育如何更好地為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服務,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設計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性學科,與純藝術學科以表現能力培養為主相比,它重在應用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突出的實踐性特征。“當今設計師猶如行為科學家,但他們的所學遠不能勝任現代設計的多元需要,在設計的復雜性和深度上往往達不到要求。他們認為有洞察力的眼睛一定能發現新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卻很少成功,或者即使僥幸成功卻不知其所以然。有洞察力的眼睛的確能夠導向良好的結果,但需建立在完善的知識基礎之上,這恰恰就是當今設計師所缺乏的。設計院校沒有傳授給學生處理復雜問題的方法,沒有教授人類學、社會學,以及行為科學、技術、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在科學、科學方法論和實驗設計方面尤為欠缺。”①“設計并非僅僅是有樣稿設計就能解決問題的專業,它需要設計者熟悉相應的工藝和材料,熟悉生產的流程和環節,了解市場和消費,并且符合生產和消費等方面的要求。”②更深層地講,設計教學不僅要在教學中安排大量的實踐環節,還要將其放在對設計作品的商業屬性及市場需求的背景下來綜合考量。這種實踐不是理論與實踐層面的實踐,而是與產業生產、商品流通相對應的實踐體驗,也就是說,設計類專業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視覺形象設計、國禮、國宴用瓷、服裝設計、藝術品陳設

一、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創意人才綜合能力的必要途徑

目前,我國正處在由制造型經濟向創造型經濟轉變的時期,設計作為創新的有效手段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設計創新已經成為產業的推進劑與核心競爭力。在這種背景下,社會發展對設計師的需求是復合型的,即設計師在具備綜合文化素養、文化創意能力和先進獨特的設計理念的同時,還應具備藝術表現能力和設計開發策劃、設計團隊組織管理、設計服務的商業運作等綜合實踐能力。也就是說,設計師不僅要有創新精神、引領生活的藝術構思,還應具備將設計理念與市場、社會需求有機結合,并將其成功轉化為被大眾接受的社會產品的能力。而這種綜合實踐能力的獲得,僅通過傳統課堂理論講授是難以實現的,必須通過整體性的實踐鍛煉、養成。需要設計者參與實踐活動,深入生產生活實際,在實踐中鍛煉思維、培養技能,獲得觀察、認知、表現物象的方法和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設計教育的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創意人才綜合能力的必要途徑。

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整體設計

新版學科專業目錄給人才培養帶來重要影響,更強調實踐和創作的專業博士和專業碩士成為藝術學研究生教育的主體,更加注重思維、知識、技術、能力的協調發展。設計學科的人才培養要有國際視野、國家站位,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社會重大創新需求為導向,加快知識整合和資源流動,積極回應新技術、新需求和新國情,進行前沿性探索,致力于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提升社會系統設計能力,加強不同規格的人才培養。一方面,在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要培養具有綜合創新能力的“設計師”。設計教育的核心是對人創造能力的鍛造,要探索本碩博貫通的復合型、國際化培養模式,與國際優秀的藝術人才培養體系相結合,引導學生關注藝術發展前沿,及時洞悉和適應藝術領域的變化,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論,培養跨文化思維與超越文化界限的創造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創意、表達能力,使大學生成為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中國特色藝術走向國際的傳播者。另一方面,在應用設計領域,要培養實踐應用型設計人才。積極回應技術變革和產業革命對設計人才的要求,從服務行業、產業需求的維度,加強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按照“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發展路徑,實現知識與能力、學術與應用的轉變,做到講練結合、學用一體、產教融合、學思踐悟,培養設計產業和藝術市場迫切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真正將設計人才轉化成現實生產動能,切實解決藝術產業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第十一屆全運會整體形象設計

因此,設計教育應在把握設計學科特點、聯系社會需求與產業前沿的基礎上,在融合理論與技藝的綜合實踐的高度上,深入理解其“實踐”內涵,以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對接為根本切入點,構建一種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系統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的同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實現由培養藝術家向培養設計師的轉變,為國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藝術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優秀應用型創意人才,更好地服務經濟文化建設。

二、從“一體兩翼”到服務“四新”發展,應用型設計人才培養的學科專業基礎

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中,藝術學門類變化最大,設計類學科更是出現了重大的結構性調整。對比2011年學科目錄,一級學科由五個變成一個,專業學位類別由一個變成六個,更加突出藝術學的實踐本位、創作主體和應用功能。設計學在新版學科目錄中更是有重大的結構性調整,除設計歷史、理論研究歸入“1301藝術學”之外,藝術學門類下的“1357設計”和交叉學科門類下的“1403設計學”并存。設計學不再僅僅是藝術學范疇,還包括工業設計、信息設計、工程設計、科技設計、社會設計,成為綜合性的大設計。在“四新”建設和實施新版學科專業目錄的時代語境下,特別是在交叉學科門類下設置“設計學”一級學科,帶給我們新的思考和挑戰。

圍繞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設計教育應首先將學科專業布局與社會行業的發展和需求對接,緊密圍繞國家文化、經濟發展戰略以及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構建學科專業體系,不斷優化專業學科布局,設置與拓展專業及專業領域,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生產實踐對接,形成與產業鏈緊密契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如北京電影學院緊密圍繞電影創作、影視導演、影視技術、經濟管理等產業鏈布局學科專業群,北京服裝學院圍繞服裝產業鏈布局學科專業點,北京印刷學院圍繞新聞出版產業鏈建設特色學科專業群,形成學科特色鮮明的傳媒類大學。

就山東省設計教育而言,其學科專業體系構建應與省內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和行業中具有戰略性、引導性的資源緊密對接。要立足學科專業優勢,圍繞服務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發展需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學科專業建設為著力點,精準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十大產業,打造適應學校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學科專業集合,使人才培養與經濟規律、產業需求相對接,為山東省十強產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科專業體系在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需求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優勢:學校所有專業均與文化創意產業密切相關,積極打造“展覽展示”“設計教育培訓”“創意商品設計開發”“公共藝術與時尚產業”“城市建筑規劃與裝飾產業”“現代手工藝”“數字內容產業”等產業集群,大力推進設計教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以環境藝術設計為核心專業,以公共藝術、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組建的專業群,對接精品旅游產業;以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為核心專業組建的專業群,對接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產業;以建筑學與城鄉規劃、工業設計與公共設施設計為核心專業(方向)組建的專業群,對接高效農業產業③。同時將“四新”建設與藝術學結合,從而更具有鮮明的實踐導向:藝術學與新文科相結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落實國家美育政策;藝術學和新工科相結合,立足融媒體平臺,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藝術學和新農科相結合,服務鄉村振興和美麗中國建設;藝術學和新醫科相結合,共建“健康中國”。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根據實踐教學型藝術院校的辦學定位,結合國家2003年、2011年、2022年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以及國家啟動“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的建設要求,不斷加強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強化學科專業建設的系統性、深度協調性,優化專業結構,增設社會急需的專業。2008年,學校本科專業共16個,其中藝術類專業占43.75%,藝術類以外的文學類專業占25%,工學類專業占31.25%,逐步形成了“以藝術學科為主體,文學、工學相關專業為兩翼”的學科專業布局。這種“一體兩翼”的學科專業布局,一方面充分考慮到設計藝術的交叉學科屬性,它的發展離不開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支持;另一方面,培養本科層次的設計師的實踐教學,應區別于職業技能培訓,它是在理論指導下的綜合實踐,“一體兩翼”的學科專業布局更能夠符合設計行業對應用型設計師素質的基本需求。結合“四新”建設需要以及國家學科專業目錄的動態調整及交叉學科門類的設置,截至2022年,學科本科專業共34個,其中藝術學專業24個,占70.59%,工學專業8個,占23.53%,管理學、文學專業各1個,占2.94%,涉及4個學科門類,12個一級學科。

三、立足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需要,以學分制改革為抓手,優化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為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理論和專業基礎,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藝術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設計師”的目標,2004年,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啟動學分制改革并不斷發展完善,2018年系統深化學分制。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原則,在加強基礎課程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觀和創意能力的同時,提高實踐教學課程所占比例,構建了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課程體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體現了實踐教學型高等設計藝術院校的基本定位。一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觀和創意能力,將文化素質、創意思維、藝術表現融入實踐教學,讓應用型設計師的實踐成為理論指導下的綜合實踐;另一方面,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大實踐教學內容,大幅提升實踐實訓課程的門數和實踐教學改革力度,推動課程資源配置與產業鏈狀結構緊密掛鉤,多方探索并踐行校地、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和“以展帶教,以賽促創”體制機制,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一寬(基礎理論寬厚)四高(較高的科學精神、人文素養、藝術創新、實踐能力)三強(較強的創新能力、創業就業能力、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創意人才和“實踐精英”與“大國工匠”相得益彰的人才群,促進設計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應用型創意人才的實際需要,增強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同時,設計教育的實踐教學不是單獨的、孤立的教學環節,而是意義相互關聯的、生成性的整體綜合過程。因此,在設計教育過程中,圍繞設計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組成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整體設計,建立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著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極為必要的。

“心有靈犀”老年手機——紅點概念設計大賽“最佳中的最佳獎”

根據培養目標、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可以分為課程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創作實踐教學、行業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等環節。這些環節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統合設計教育要素,整合設計教育資源,并將創新融入實踐各個環節,形成一個層次遞進的體系,將提升理論素養與鍛煉操作技藝相結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加強實踐教學硬件建設,打造國家、區域與學校三位一體實踐教學平臺

專業和課程體系建設是加強實踐教學的前提,而實踐教學硬件建設則是加強實踐教學的有力保障。近年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根據實踐教學的需求,搭建了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和智能制造設計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國際文創產業研發中心三大國家、省級實踐教學平臺,并結合國家產教融合發展需要與區域經濟文化發展需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青島基地、淄博基地。根據學校學科專業特點,逐步完善實驗室、項目工作室、工作室三類實踐教學硬件,打造數字藝術與傳媒設計實驗中心等九大實驗中心,含動畫綜合實驗室、陶瓷工藝作坊等78個實驗室、項目工作室和工作室,并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配備了與企業、市場同步的科研儀器設備,形成了先進的校內實習條件。學校建有美術館、博物館(包括設計博物館、中國民藝館、孫長林藝術館、校史館),最大限度滿足學校各類專業實踐教學需要。

另外,為充分發揮校外實習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學校通過定制課堂等教學改革項目,加大了與企業合作力度,建設了一批校外實習基地。通過與課程教學有穩定合作關系的企業建立長期伙伴關系,共同面對、解決市場實際問題,有效拓展了實習空間,滿足了各專業校外實踐教學的需要。同時,學校非常重視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教學硬件建設與項目合作。自2010年以來先后與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各地市政府簽署18個合作協議;自2008年以來,與海爾集團、浪潮集團、中國國家博物館、孔子基金會等簽署29個項目合作協議。“通過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這一互惠雙贏的合作機制,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深入生產實際、接受實踐鍛煉的實訓機會,同時對學校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發展社會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專業、避免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④

五、立足目標與問題導向,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探索與實踐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基于設計實踐教學規律,積極探索實施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模式,引導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協同育人定制課堂

定制課堂是在國家產教融合背景下建立起來的一種產學研用協同育人的實踐教學模式。它以市場問題和成果產出為導向,將來自企業行業、科研院所、社會機構、政府的實際項目或社會公益項目、產業技術最新成果及行業發展最新要求引入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立足定點企業(CC)、定義問題(CP)、定向設計(CD)和定制課堂(CC)——“4C”教學解決方案,引導課程與問題、企業、市場、技術、人才、設計創新等要素的緊密對接,讓創新和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得以培養、在學習產出中得以錘煉;并以此推進人才培養與項目建設耦合發展,助推學校、企業等多創新主體的有效合作,加速創意、技術與市場的融合協同,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的效度,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問題解決、教學與生產、成果與市場深度對接,切實提高專產對接、產教融合的黏性和質量。

(二)工作室站點式教學

工作室站點式實踐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本,以專業導師組為主導,以工作室為依托,以學習任務為驅動,以實際項目或課題為引導,集理論、實踐、科研為一體,強化學生專業應用能力與處理實際事務能力,促進校企合作、產學互動,促進教學與就業自然銜接的新型實踐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工作室通過導師組與學生雙向選擇而建立,是傳統面上教學的補充。它強調以設計項目實際運行規律為導向,對接市場、對接工作、對接操作實務,倡導設計教學在關注社會實情與問題解決中,錘煉師生積累市場和理性創新經驗,重視以設計項目約束性帶動創新創意,以問題意識帶動團隊合作與知識深度交流,在設計項目的實際操作中開發思維、拓展技能、掌握職業規律。同時,通過與社會實際項目合作,打破不同專業、學院間的知識壁壘,跨界構建項目團隊,有效錘煉師生項目計劃與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工作坊教學

工作坊是不同學緣、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單項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了活動合作平臺。師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根據設定的主題相互對話交流、進行調查與分析、提出方案或規劃,學生全程參與,提高了專業素養、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各個工作坊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打破彼此之間的隔閡,促進各專業深入交流。工作坊式的教學模式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國內外院校及企業進行文化設計交流、思想碰撞的平臺,而且也催生了一系列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優秀設計作品,是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有利于學校進一步探索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實踐教學水平。


(四)假期課堂

假期課堂是把課程的實習、實訓課時安排在假期進行,將課程延伸到社會、企業、社區、鄉村的實踐現場,讓學生作為參與者融入實踐課題、田野調研和社會文化考察中,是一種離校不離課的教學方式。其內容主要包括三類:其一,某些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直接由教師帶領學生在企事業單位進行。其二,某些課程一部分先在學校開設,然后延伸到企事業單位。其三,綜合社會調查。針對不同年級的情況、不同專業的特點,學校對假期課堂進行統籌安排,讓學生在實習、實訓中得到鍛煉,實現對課堂基礎教學的有益補充。假期課堂的設立,打破了傳統意義的單一講授方式,將平面的教學形式立體化,更加注重實訓的環節。它將設計教育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促使學生提高與社會接軌的能力,拓寬學習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踐性和體驗性,增強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使設計藝術教育更加完善。此外,實踐教學模式還包括寫生采風、畢業考察、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社會實踐、參展競賽課堂、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等多種常規性綜合實踐教學方式,在教學內容設置上體現出實踐教學體系漸進的層次性。

(五)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一方面,基于實踐教學型高等設計藝術院校的辦學定位,學校著力建立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學隊伍。這支隊伍由雙師型師資、實驗室(工作室、作坊)管理隊伍、實驗室(工作室、作坊)技術人員、特種工藝聘用技師和實習基地技術人員五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部分是校內師資隊伍。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了人才強校戰略,加大雙師型師資和實驗室專職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為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學校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舉措,邀請國外專家教授來校開展工作坊教學活動;聘請國內著名設計師、工藝美術大師、設計管理者擔任課程教師。同時,學校不斷選派青年教師赴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韓國等高校研修,鼓勵青年教師定期到兄弟院校訪學交流,開展教研活動,有效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六)畢業設計推向社會,讓社會檢驗學校實踐教學成果

為了系統地展示學校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取得的新成果,自2004年起,學校連續4年以“設計·生活”為主題將畢業設計作品展推向社會舉行,接受社會檢驗。2008年以來,學校畢業作品展以“設計藝術博覽會”的嶄新形式展出,博覽會上創意新穎、工藝精致、貼近生活的學生畢業作品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青睞,歷年來社會采用率平均保持在26%左右。通過舉辦設計藝術博覽會,讓社會了解設計,讓企業了解學生,為設計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創造了契機,促進了學校產學研的結合,并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直接的就業機會。同時,社會媒體對畢業展也給予高度關注并進行了大量采訪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22年畢業展圍繞《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實施意見》,將“山東手造—大學生集市”與設計藝術博覽會結合,服務山東手造品牌。

 結語

進入“十四五”時期,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新機遇和新要求,中國高等設計教育需要在服務國家戰略、創新型國家發展、應用型創意人才培養和民生需求方面擔負起新的使命,認真研究高等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踐行立德樹人的使命任務,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服務民生為動力,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完善實踐教學硬件與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構建并完善設計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提供人才智力支撐,不斷增強設計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注釋:

①唐納德?諾曼.為什么設計教育需要改革[J].董占軍,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4(2):6-9.唐納德·諾曼(DonaldNorman)是認知科學家、計算機專業教授,Nielsen Norman集團合作創建者。曾任蘋果公司副總裁,主要從事人因產品及服務設計。著有《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②楊勇.試論高職藝術設計中的綜合素質教育[J].山東省農業管理?部學院學報,2010(4):180-181.

③潘魯生.新時代我國設計教育的使命擔當[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3):6-10.

④傅偉興.綜合藝術實踐教學研究[J].藝海,2013(2):106-107.

關閉

地址: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大學路1255號 郵編:250399

微信服務號:sdadaxy;電子郵箱:xiaoyou@sdada.edu.cn

校友辦聯系電話:0531-89626530


︻官


信︼

<pre id="7ysmf"></pre>

  • <dfn id="7ysmf"></dfn>
    <ruby id="7ysmf"><dl id="7ysmf"><optgroup id="7ysmf"></optgroup></dl></ruby>